王蘧常(1900-1989)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浙江嘉兴人。其父王钧畇为清光绪十五年举人,工书法,博学。蘧常幼年受父影响,七岁时能作诗。早年曾从师沈曾植治学。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1927年去上海先后执教于光华、大夏、复旦、交通等大学。晚年致力于书法,精心研究汉简,欲化汉简、汉帛、汉陶于一冶,拓展了章草之领域。其书法作品在日本享誉极高,人称"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文史哲艺俱通,著作宏富。博大精深 熔铸古今——章草大家王蘧常纵观中国近代、现代书法史,章草名家寥若辰星。继清末王世镗以来,以章草名世的当推现代书家王蘧常。王蘧常原本饱读诗书,天分甚高,加之名师点拨,茅塞顿开,以写碑笔法作章草,弃前人秀丽妍媚一路,独辟蹊径,用笔方正、生辣,结体平实稳健奇崛,线条如龙蟠曲,枯藤老树,气韵高古。尤以擘窠大字,更见雄浑气魄,如江涛腾空,天风扑面。日本友邦人士评价王蘧常的章草,有“今日中国王羲之”之美称。观《二十世纪书法经典——王常蘧》卷,便可知王老对《石门颂》、《乙瑛碑》、《郑文公碑》寝淫甚久,对《十七贴》、《月仪》、《急就》、《出师》、《平复》及西北出土之章草简牍,着实下过大功夫,在继承传统中,学古化古,汲古常新,独出机杼,揉篆隶多变之结体,自成格调,开章草雄强书风。在欣赏王氏章草时,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章草明显的波挑笔画,他已将波挑转化为含 蓄凝 练的收笔,有点象《好大王碑》的横画笔势。这是王氏章草线条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可贵之处。也是章草突破性的创举,对现代影响甚烈。笔者近年来在对古代章草的临写中,以为除了宋无名氏的章草歌诀类似外,尚无那一家的线条象王蘧常这样。王蘧常的章草,点画形态,方圆兼并,外方内圆,轻如游丝勾连,重如掷铁有声。其使转顿挫,落落大方,无论暗揉、绞转、突放、急敛,挥运切裁,均显筋骨内含,线条的立体感极强,这是力求中锋用笔的结果。至于整个字体是形态架构,基本上属方构图,或长方形。他有意避开崎险,以端正、方严、肃整来显示章草书法的古朴美与高格调。这种雄强壮美的风格如军营中之列兵操演,待命出征,如进行曲,旋律节奏昂扬奋发,憾人心魄。王蘧常创作中敢于大破大立,走的是一条由无法到有法,再由有法升华到无法之路。这一升华过程,王氏用了几十年的艰难探索。这在章草的发展史上,无疑是独树一帜并带有开拓性的。晚年王蘧常在自叙中说:“师又知予学《十七帖》,曰:‘右军书远承章草,旧有传本,已不传。今传章草,仅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萧子云《月仪帖》,数种而已,疆域褊小,殊难光大,汝能融冶汉碑、汉简、汉陶、汉帛书,而上及周鼎彝,必能开前人未有之境,小子勉之。’余敬志不敢忘。此余究心章草之始。”可见王氏之章草,得益于名师启蒙教益并终生实践磨砺,史出有源。作为一名成就卓著的书法家,王蘧常的书法修养是全方位的。尽管他的精力放在章草上,然纵观其篆隶书体,亦堪称大手笔。尤其是楷书,早年受《郑文公碑》、《峄山碑》及二《爨》等北碑影响,字体瘦硬遒劲。看他1947年写的《杨大雄烈士殉国碑记》,便可知端倪。此碑文辞悲壮,豪气荡胸,催人奋起,洋洋千言,一百二十七行,楷法精严、整肃,点画峻峭,而又无单薄之弊,几乎是笔笔中锋,凝重而骨力内含,字字如灵珠荆玉。王蘧常一生,坎坷曲折,饱经忧患。无论是在军阀混战年代,还是在解放后国家多难之秋,他在逆境中始终保持气节,光明磊落。他治学严谨,精研经史,博学多才,声名满天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兼书法家。其章草书法艺术造诣,已经达到熔古铸今,炉火纯青的境界。平心而论,不在古人之后。正如著名学者,书法家谢稚柳先生评其书云:“是章草,非章草,实乃蘧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已”。用历史的眼光扫视书坛,于章草书法艺术大家中,同时代获此高誉者无出其右,真乃千秋书坛佳话。 文:方斌行楷晋人诗四屏楷、草书杨大雄烈士殉国碑记节选草书八言联草书七言联草书柳宗元鐃歌扇片草书毛泽东词四首成扇草书毛泽东浪淘沙词成扇草书毛泽东词三首扇片草书毛泽东和柳亚子诗扇片草书苏轼词成扇草书与康孙书札草书五言联草书题匾草书五言联草书题额草书欧阳修醉翁亭记轴草书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单片草书子夏易傅句单片草书清晏岁无室藏右军此事帖墨迹影本跋草书宋秘阁续帖月仪帖跋草书九言联草书四屏草书八言联草书四言联草书五言联行书佛字轴(最后一件作品)草书题签草书与苏弟书札草书与苏弟书札行书文稿草书题签草书与苏仲翔先生书札草书与苏仲翔先生书札王蘧常常用印王蘧常、沈静儒新婚之喜一九二九年摄于嘉兴一九三三年王蘧常先生、沈静儒夫人与长子复孙合影与常德路春平坊王蘧常先生四十岁时与夫人沈静儒合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摄于衡山公园,前排:王兴孙,后排左起:王康孙、沈静儒、王蘧常、王平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摄于衡山公园,左起:王兴孙、王蘧常、王康孙一九七九年王蘧常摄于明雨庐好汉留步!留个言再走!100000+人已关注加入坦腹斋大拙书画部分链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